相關程度積分最高的搜尋結果  第 1-10 筆,共 37 筆搜尋結果,共花了 0.003 秒
  • 栗樹鴨

    樹鴨

    Dendrocygna javanica

    迷鳥,僅有少數出現於溪流、湖泊及海岸濕地的紀錄,為繁殖於南亞、東南亞及印尼群島的留鳥及中國南方的夏候鳥;生活於濃密森林邊緣水草叢生的沼澤及湖泊。停棲時身體挺直,常在樹上棲息,繁殖時在樹洞中營巢。覓食、棲息及飛行時常鳴叫。夜間覓食,雜食性,但以植物性的食物為主,包括草籽、穀物、植物嫩芽,兼食螺類。
  • 灰雁

    Anser anser

    極為稀有的冬候鳥,出現於河口、海岸及水田等濕地。繁殖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,東亞族群冬季會遷移至中國南方及中南半島北部。比其他種類的雁不怕人,許多歐洲家鵝品種就是由本種馴化而來。生活於開闊的環境,喜成群,常在湖區及田野間活動,攝取青草及秧苗等植物性食物。體型較笨重,需要在地面助跑較長距離才能起飛,較喜歡在水面游泳。
  • 白額雁

    Anser albifrons

    稀有的冬候鳥,10月至翌年3月出現於河口、海岸及農田濕地。本種廣布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,繁殖於寒帶苔原,東亞族群冬季主要遷移至日本、朝鮮半島及中國東部。常於夜間遷徙,以家族為單位的小群在開闊環境中活動,性羞怯而機警,活動時幼鳥夾在親鳥中間。主要攝取莎草科及禾本科等植物的嫩葉,兼食草籽及穀物。
  • 疣鼻天鵝

    瘤鵠

    Cygnus olor

    冬季的迷鳥,常被飼育在公園中做為觀賞鳥,因此近年來的紀錄難以判定是馴養逸出或是自然遷移而來。本種原生繁殖地散布於中亞至中國的草原湖泊,冬季則短距離遷移到低地淡水湖泊、池塘、河流等水域,也出現在河口及海灣中。觀賞鳥一般很溫馴,野生鳥警覺性高,難以接近。在水面浮游覓食,將長頸伸入水下取食水草,也會在地面吃草。
  • 大天鵝

    黃嘴天鵝

    Cygnus cygnus

    迷鳥,早年有若干在宜蘭草沼濕地被獵殺的紀錄,近年則不再出現。繁殖於歐亞大陸寒帶地區,東亞族群冬季遷移至日本、朝鮮半島及中國華中一帶等水面廣闊、蒲葦叢生的大型湖泊及沼澤。伸頸飛行、鼓翼較緩,喜群聚活動,棲息於覓食區附近的水面,羞怯而機警。浮游於水面覓食,將長頸伸入水下啄食水草,也會在田間步行嚼食秧苗。
  • 葡萄胸鴨

    綠眉鴨

    Anas americana

    稀有冬候鳥,偶爾出現於河口、池塘、草澤濕地,常混於赤頸鴨群之中。繁殖於北美洲寒帶及溫帶,冬季遷移至北美洲中南部海岸、中美洲及夏威夷群島,常有飛錯方向出現在西歐及東亞的迷鳥,西伯利亞、日本、韓國、中國都有紀錄,也曾出現本種與赤頸鴨雜交生下的個體。冬季偏好海岸地帶的淡水草澤,在陸上及淺水地區採食嫩草、秧苗及水生植物。
  • 棕頸鴨

    呂宋鴨

    Anas luzonica

    迷鳥,偶爾出現於河流及湖泊環境,曾在屏東龍鑾潭、台北關渡、社子、嘉義朴子溪等地紀錄到1至2隻。為菲律賓的特有種,大部分為當地留鳥,僅做短距離移動,但在日本曾有迷鳥紀錄。生活於淡水湖泊、草澤及河流,以小群活動,會與其他鴨類混棲,在水面及陸上以喙咂食,也會在淺水區將頭探入水中採食。食性可能與綠頭鴨相同。
  • 白眉鴨

    Anas querquedula

    春季3-4月及秋季10月普遍的過境鳥,僅少量在此越冬,出現在寬闊的淡水湖泊、河口及草澤。繁殖於歐亞大陸的溫帶,東亞族群冬季遷移至中國南方、中南半島及菲律賓。成群活動,覓食方式包括在水面咂食、啄食以及頭伸入水中採食等,食物包括蠕蟲、昆蟲、蝦、螺貝、蛙、小魚、種子、根、嫩葉等。性羞怯而機警,會從水面驚飛而起,飛得遠遠的。
  • 帆背潛鴨

    美洲磯雁

    Aythya valisineria

    冬季迷鳥,偶爾出現在河流、河口濕地等環境。繁殖於北美洲的西北部,冬季遷移至北美洲南部及墨西哥,每年在日本最多有數十隻越冬,朝鮮半鳥也有迷鳥紀錄。冬季喜成群棲息於大型湖泊及海岸潟湖等開闊水域,白天休息、晨昏活躍,善於潛水覓食,也會沿著岸邊泥灘咂濾或啄食,食物包括水生植物的種子、根、莖及葉,也會攝取昆蟲、螺貝及小魚。
  • 赤嘴潛鴨

    Netta rufina

    迷鳥,僅1995年冬季在宜蘭下埔1隻紀錄。繁殖於東歐至中國新疆、蒙古,冬季遷移至南亞及緬甸,遷移時會出現在中國南方,在日本為迷鳥。生活於邊緣有茂密植叢的大型淡水湖泊,遷移時會現身在河口、海岸潟湖,白天通常在水面棲息,清晨及黃昏覓食,以水中咂食及頭探入水中的方式採食,也會潛水;食物以植物的根、種子及嫩葉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