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程度積分最高的搜尋結果  第 1-10 筆,共 21 筆搜尋結果,共花了 0.011 秒
  • 大麻鷺

    大麻鳽

    Botaurus stellaris

    稀有的冬候鳥,零散出現於各地低海拔的河流、湖泊及沼澤濕地。夜行性,多單獨活動,棲息於沼澤地區的蘆葦或長草叢間,日間多隱於蘆葦及草澤中。很少棲息在開闊地區,但覓食及活動則常在開闊處。攝取動物性食物,包括小魚、蝦、蛙、蝌蚪、軟體動物及昆蟲等。受驚嚇時會嘴頸上伸,散開頸部長羽,做出看起來像一叢蘆葦枯葉的擬態。
  • 紫背葦鷺

    秋小鷺、紫背葦鳽

    Ixobrychus eurhythmus

    稀有的過境鳥,出現於低海拔農地及草叢地帶。繁殖於西伯利亞、庫頁島、中國東北及東部、朝鮮半島、日本,冬季遷移至中南半島、印尼及菲律賓群島。生活於低地河谷、海岸草澤等有濃密植叢可供藏身的環境,單獨活動,在草叢間快速穿行。性隱密而羞怯,受到驚擾則站立不動或驚飛入附近的長草叢間。攝取魚、蝦及昆蟲為食。
  • 黃頸黑鷺

    黑葦鳽

    Dupetor flavicollis

    迷鳥,出現於海岸附近的沼澤、農田、紅樹林及河流邊。繁殖於南亞、東南亞、澳洲及中國南方,在中國繁殖的鳥冬季遷移至馬來半島、印尼及菲律賓群島。生性隱密,白天棲息於樹上或灌叢中,單獨或成對活動於植叢茂密的稻田、渠道和水塘間,於夜間覓食,採靜立等待獵物靠近或慢步的方式獵食,攝取魚、蝦、螺、貝及昆蟲為食。
  • 棕夜鷺

    Nycticorax caledonicus

    迷鳥,僅2003年8月高雄鳳山及2006年6月桃園大園有紀錄。分布於印尼及菲律賓群島、新幾內亞、澳洲及鄰近島嶼,為當地留鳥,但繁殖季後有些個體擴散很遠。生活於森林邊緣的沼澤區,白天棲息在濃密的枝葉間,夜間則飛到水邊的覓食區,以佇立等待或水邊慢步等方式捕食,有時會衝入水中追捕獵物,攝取魚類、蝦蟹、螺貝、蛙及水生昆蟲。
  • 池鷺

    沼鷺

    Ardeola bacchus

    稀有的冬候鳥,在金門較普遍,出現於沼澤、水田、池塘等水域。繁殖於中國東北、華北至華南,冬季遷移至中南半島及婆羅洲。棲息在樹上,主要在清晨及黃昏活動,單獨或小群涉水覓食,或是靜棲在蘆葦間等待獵物,攝取食物包括魚、蝦、螺、蛙、昆蟲、蠕蟲等。冬季羽色暗淡,但自地面驚飛而起時,白色的雙翼與身體呈明顯對比。
  • 綠簑鷺

    綠鷺

    Butorides striata

    生活於低海拔山間森林邊緣的溪流、湖泊等地,平地少見。性隱密,喜單獨活動,會緊縮頸部如蹲縮狀的佇立在溪邊或水中岩石上,注視水中的動靜,如果發現獵物時則慢步接近,以尖長的喙突襲。全天均可覓食,但是以黃昏最為活躍,食物主要為魚、蛙、螺及昆蟲等。繁殖期為4月間,採一夫一妻制,雌雄鳥分擔孵卵及撫育的工作。
  • 草鷺

    紫鷺

    Ardea purpurea

    稀有冬候鳥,於10月至翌年5月出現於淺水、植物生長茂密的淡水草澤濕地。隱密性高,通常隱藏在長草中,僅露出頭頸部位。單獨或小群出現,主要在清晨或黃昏單獨在茂密的植叢間覓食,也會站立在漂浮的水生植物上。覓食時會靜立身體,頸部斜上直伸,眼睛向下注視獵物,有時也會在水中慢走覓食;主要以魚、昆蟲、蛙及爬蟲類為食。
  • 白臉鷺

    Egretta novaehollandiae

    濕地迷鳥,僅1990年10月29日高雄有一筆紀錄。分布於澳大利亞、紐西蘭及新幾內亞南部的留鳥,非繁殖期最遠會出現在蘇拉威西及小巽他群島。生活於各種淡水、鹹水、海岸及內陸的濕地棲地,也會出現於草地及公園環境。通常單獨活動,偶爾會成群,以靜待獵物、慢步搜尋或快跑追擊的方式捕食,攝取小魚、蛙、水生昆蟲、蝦蟹及螺類為食。
  • 白頸黑鷺

    斑鷺

    Egretta picata

    迷鳥,僅1984年8月在屏東林邊及2003年12月在宜蘭塭底各出現1隻的紀錄。繁殖於澳洲北部海岸,冬季遷移至新幾內亞及鄰近島嶼。在澳洲境內,生活於污水處理池、草澤、淺水溪流、沙灘、長滿浮水植物的水域、潮間帶及潟池等處,為活躍的獵食者。獵食技巧包括靜立等待、漫步搜尋及低飛叼起水面食物等方式,食物以小魚及昆蟲為主,兼食蛙及蝦。
  • 岩鷺

    黑鷺;古又名:胎禽、元鶴

    Egretta sacra

    生活於岩石及珊瑚礁海岸。大多單獨活動,常貼近海面飛行,領域性很強,同類飛經領域時,立即飛起驅離,因此常可見到兩三隻相互追逐的畫面。佇立於海岸岩石上或飛躍漫步於浪花間,覓食方式包括靜立等待、快走或小跑追捕獵物,捕捉海岸石縫間的蟹類及啄食潮間帶的小魚,也會攝取昆蟲。築巢於浪花飛濺不到的岩縫中,利用草莖築成盤狀巢。雌雄鳥同色。
<123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