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科別: 鵯科 Pycnonotidae
- 屬別: 鵯屬
- 學名: Pycnonotus sinensis
- 鳴聲: 嘹亮富旋律,音如「巧克力—巧」,有時會發出「聒、聒」的吵雜聲。
- 別名: 白頭鵯、白頭殼(台語)
- 身長(公分): 18 ~ 19
- 食性:
- 棲地:
- 遷徒狀態: 普遍留鳥
- 群聚性: 小群
- 飛行:間歇性振翅,路徑為抖動的波浪狀。
- 連結網址
台灣鳥類全圖鑑
生活於平地至中高海拔的公園、行道樹、山坡地闊葉樹林、農地及果園的林木上。族群數量甚多,低海拔地區幾乎隨處可見。喜群棲,性喧鬧好動,常在樹木上空相互追逐,主要在樹上層活動,偶爾會飛落於地面。雜食性,以漿果為主食,也會捕食昆蟲;生活在公園的鳥會取食人類遺落的食物,在農村則會偷食果實。飛行時間歇性振翅,路徑為抖動波浪形。在台灣本島的分布,自東北部的宜蘭經北部、西部至南台灣屏東的枋寮。近數十年來因為中海拔地區的開墾,使白頭翁的分布往較高海拔移動,中部山區可達2,100公尺;而東部地區的宗教放生活動,致使白頭翁侵入台灣特有種烏頭翁的生活區,引起雜交現象而影響到烏頭翁種源的純正。繁殖期為3月至8月。喜歡在闊葉樹上築巢,巢材為各種細軟的草根、榕樹氣根以及相思樹葉、竹葉等葉片,巢為碗狀。一窩產3-4枚蛋,親鳥孵卵期約為2周,幼雛由雙親共同餵食,經過2周後即可離巢。
台灣都市賞鳥圖鑑
白頭翁的族群數量甚多,低海拔地區幾乎隨處可見,喜好生活於海拔2100公尺以下之都市公園、行道樹、鄉村之樹林、山坡地闊葉樹林、農地及果園的林木上。喜群棲,性喧鬧好動,常在樹木上空相互追逐,主要於樹木上層活動,較少落於地面。牠在台灣本島的分布自東北部的宜蘭,經北部、西部至南台灣屏東的枋寮。近數十年來人類在中海拔地區的開墾,使白頭翁的分布往高海拔移動,在中部山區可達2100公尺。而在東部地區的宗教放生活動,使得白頭翁侵入台灣特有種烏頭翁的生活區,引起雜交現象而影響到烏頭翁種源的純正。
鑑別重點
● 雌雄同色。
● 頭頂後方有一大塊白斑,耳羽下方也有白斑。
● 除上胸為淡褐色,其餘腹面皆為白色。
● 背、肩羽及尾上覆羽為欖黃色。
● 眼黑色、嘴黑色、腳鉛灰色。
鑑別重點
● 雌雄同色。
● 頭頂後方有一大塊白斑,耳羽下方也有白斑。
● 除上胸為淡褐色,其餘腹面皆為白色。
● 背、肩羽及尾上覆羽為欖黃色。
● 眼黑色、嘴黑色、腳鉛灰色。
分布區域
西部平原郊山
東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