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頭翁Styan's Bulbul

書本大小15x21公分

攝影/繪者:王健得
    • 特有種: 台灣特有種
    • 科別: 鵯科 Pycnonotidae
    • 屬別: 鵯屬
    • 學名: Pycnonotus taivanus
    • 鳴聲: 嘹亮富旋律,鳴聲如白頭翁的「巧克力—巧」但較低沉,也會發出「聒、聒」的吵雜聲。
    • 別名: 烏頭殼(台語)、台灣鵯
    • 身長(公分): 18 ~ 19
    • 食性:
    • 棲地:
    • 遷徒狀態: 普遍留鳥
    • 群聚性: 成對或小群
    • 連結網址

    台灣鳥類全圖鑑

    棲息環境及習性與白頭翁頗相似,喜歡在樹冠上層或空中互相追逐。雜食性,主要以漿果為食,也會捕食昆蟲。推測本種與白頭翁來自同一祖先,烏頭翁先抵達台灣並特化成特有種,然後白頭翁才抵達台灣。因為兩種的親源關係仍極接近,在分布重疊地區會發生雜交情形,近年來因東部宗教放生,使雜交情形增加,烏頭翁種源的純正受到嚴重威脅。繁殖期在3月至7月,築巢於樹枝上,巢為碗狀,巢材為草類的葉、花穗及蜘蛛網等。一窩產卵3-4枚,孵化期11-12天,幼雛由雙親餵養9-10天即可長成離巢。一季通常可繁殖兩次。雌雄鳥同色。

    台灣都市賞鳥圖鑑

    烏頭翁為台灣特有種,其棲息環境及習性與白頭翁頗為相似,喜歡在樹冠上層或空中互相追逐;雜食性,主要以漿果為食,也會捕食昆蟲。學者推測烏頭翁與白頭翁可能來自同一祖先,因為兩種的親源關係極為接近,有可能烏頭翁先抵達台灣並特化成特有種,之後白頭翁才抵達台灣,如今也特化成特有亞種。在與白頭翁分布重疊的地區,烏頭翁會與白頭翁雜交,近年來因東部宗教放生,白頭翁的數量增加,雜交情形更為嚴重,使烏頭翁種源純正受到威脅。

    鑑別重點
    .雌雄同色。
    .頭頂黑色,頰及耳羽白色。
    .下嘴基部有一橙色小斑點,喉兩側有黑色粗顎線。
    .嘴黑色,腳鉛灰色,眼黑色。

    台灣受脅鳥種圖鑑

    本種目前被列為「易危」鳥種,面臨之主要威脅來自與近親白頭翁的雜交問題,使得純種族群數量降低。此外環境的變化也使棲地減少。
    ■ 基本描述
    體長約18公分,翼長約8公分。雌雄羽色相同,頭頂至後頸羽色烏黑,雙頰、耳羽及喉部皆白色,嘴角有一橙色小痣,背部、翅膀及尾羽橄欖綠略帶灰色,胸部淡褐色,腹面白色。嘴及腳黑色。
    ■ 分布及族群數量
    本種為台灣特有種,分布於花蓮及台東的花東縱谷,西起利稻,北至崇德及和仁;在南台灣則出現於屏東的恆春半島自枋山、楓港以南。雖然本種的分布區並不分散而且數量普遍,常可記錄到上百隻的族群,但因白頭翁及雜交種入侵嚴重,近年於東部鄉鎮已難找到純種烏頭翁。現今只有海岸山脈及台東縣的東河、鹿野兩鄉尚有純種烏頭翁族群分布。
    ■ 生態
    本種棲地很廣,由岩壁、次生林、農田至庭園均可能出現。秋冬集結成大群行動,季節性的攻擊性行為導致鳥群在繁殖期 3至7月間分散成小群。繁殖季鳴唱頻度較其他季節高。同一繁殖季有築第二窩的現象。本種為雜食性,食物包括果實、花及昆蟲。
    ■ 受到的威脅及瀕危理由
    主要威脅來自與近親白頭翁的雜交問題,由於環境的變化使得兩種生活區重疊部分擴大,更增加雜交頻度。加上宗教放生將白頭翁野放至本種的分布範圍,使得雜交問題更形惡化,估計未來 20年內純種烏頭翁將可能完全消失。棲地的改變及都市化影響本種的生活範圍,本種在宜蘭地區的消失可能就是這個原因。
    ■ 保育措施
    本種在1995年依野生動物保護法被列為第二級保育類動物。在保護區的部分,目前在墾丁國家公園內分布相當普遍,可惜也有雜交現象。
    ■ 保育目標 ‧應調查野外雜交種的分布,以便擬定保育對策
    .評估建立純種烏頭翁保護區,並移除保護區外圍緩衝區白頭翁及雜交種的可能性
    .評估捕捉野外個體進行圈養繁殖的可行性,若確定執行,則必須配合嚴密的監測計畫
    .提昇民眾與政府單位的保育意識,以爭取支持保育本種的行動對策,其中尤以保護區的維護及放生行為的遏止最為重要。

    分布區域

    東部平原淺山

    台灣特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