芸香

攝影/繪者:李幸祥
    • 科別:芸香科 Rutaceae
    • 學名:Ruta graveolens Linn
    • 別名:椗花、柘花、瑒花、春桂、七里香、臭草、小香草、荊芥七、臭芙蓉、心臟草、臭節草。(客家名:山礬、臭草仔、臭節草)
    • 高度(公分):100
    • 利用部分:全草
    • 葉形:2-3回羽狀複葉
    • 花色:金黃色
    • 繁殖環境:藥用植物園、藥用植物研究所、農業改良場、觀光休閒農場及一般住家
    • 連結網址

    台灣青草茶植物圖鑑

    多年生的叢生小灌木,全株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。株高可達1公尺,直立,多分枝。葉互生,為2-3回羽狀複葉,葉緣全裂或深裂,末回小葉或裂片倒卵狀長圓形或匙形,有細腺點。春天開金黃色花,頂生,為聚繖花序,花瓣4-5片,邊緣細撕裂狀,有8-10枚雄蕊。花後結球形蒴果,頂端4裂。鐵灰色的枝葉,很難獨當一面,若為觀賞用,只要幾株點綴搭配即可,不宜多植。
    .辨識特徵 全株具強烈的刺激性氣味,曬乾後散發牛奶香。
    .食用 國外常當烹調用的香味調味品。刺激性較強,孕婦忌用為宜。
    .用途 性微涼、無毒,有清熱解毒、止痛散瘀的功效,可治胃痛、胃出血、牙痛、月經不調、瘡癤腫毒、經痛、閉經、小兒驚風、小兒濕疹等症。鮮草搗汁,可治小兒頭上癤、蛇蟲咬傷;鮮草搗敷,可治跌打損傷。芸香軟膏可緩和風濕痛、關節炎及神經痛。葉的浸泡液用來洗眼睛,可消除疲勞。葉曬乾後可作殺蟲劑及傷口殺菌劑,驅除螞蟻效果不錯。

    本草綱目

    山礬。綱目。
    【釋名】
    芸香。音云。椗花。音定。柘花。柘音鄭。瑒花。音暢。春桂。俗。七里香。
    [時珍曰]芸。盛多也。老子曰。方物芸芸。是也。此物山野叢生甚多。而花繁香馥。故名。按周必大云。柘音陣。出南史。荊俗訛柘為鄭。呼為鄭礬。而江南又訛鄭為瑒也。黃庭堅云。江南野中椗花極多。野人采葉燒灰。以染紫為黝。不借礬而成。子因以易其名為山礬。
    【集解】
    [時珍曰]山礬生江淮湖蜀野中。樹之大者。株高丈許。其葉似巵子葉。生不對節。光澤堅強。略有齒。凌冬不凋。三月開花。繁白如雪。六出黃蕊。甚芬香。結子大如椒。青黑色。熟則黃色可食。其葉味濇。人取以染黃及收豆腐。或雜入茗中。按沈括筆談云。古人藏書辟蠹。用芸香。謂之芸草。即今之七里香也。葉類豌豆。作小叢生。啜嗅之極芬香。秋間葉上微白如粉污。辟蠹殊驗。又按倉頡解詁云。芸香似邪蒿可食。辟紙蠹。許慎說文云。芸似苜蓿。成公綏芸香賦云。莖類秋竹。枝象青松。郭義恭廣志有芸香膠。杜陽編云。芸香草也。出于闐國。其香潔白如玉。入土不朽。元載造芸暉堂。以此為屑塗壁也。據此數說。則芸香非一種。沈氏指為七里香者。不知何據。所云葉類豌豆。啜嗅芬香。秋間有粉者。亦與今之七裡香不相類。狀頗似烏藥葉。恐沈氏亦自臆度爾。曾端伯以七里香為玉蕊花。未知的否。

    【氣味】
    酸濇。微甘。無毒。
    【主治】
    久痢止渴。殺蚤蠹。用三十片。同老薑三片。浸水蒸熱。洗爛弦風眼。時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