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面鵟鷹Grey-faced Buzzard

書本大小15x21公分

攝影/繪者:王健得
    • 科別: 鷹科 Accipitridae
    • 屬別: 鵟鷹屬
    • 學名: Butastur indicus
    • 鳴聲: 在停棲及盤旋時都會鳴叫,繁殖季前特別喧鬧。鳴聲為雙音節,類似「起、歸-」的顫抖哨音。
    • 別名: 南路鷹(台語)、灰面鷲
    • 身長(公分): 41 ~ 49
    • 食性:
    • 棲地:
    • 遷徒狀態: 普遍過境鳥、稀有冬候鳥
    • 群聚性: 小群、大群
    • 飛行:典型的飛行是快速振翅,在低空短暫的滑翔,上揚後停到棲木上。經常平伸窄而微圓的翼在空中盤旋。
    • 連結網址

    台灣鳥類全圖鑑

    10月間會數以千計南下過境,集結於恆春半島,空中盤旋至黃昏時分才飛降於樹林夜棲,稱之為「落鷹」;清晨時則追尋上升氣流「起鷹」,自樹冠盤旋直上雲端,順著季風至南洋群島越冬。春季北返則在清明前後,於八卦山及大肚山樹林集結夜棲。常靜棲於空曠處的枯樹或電線桿上,伺機飛撲地面獵物。以蛙、蜥蜴、昆蟲、蛇、蟹及鼠類為食。

    台灣都市賞鳥圖鑑

    本種為台灣普遍的過境鳥及少數冬候鳥,喜歡生活在鄰近開闊地的闊葉或針闊葉混生林及針葉木造林間,特別是接近河流、沼澤的地區。常出現於山麓及山谷地帶,在度冬區則生活於稻田及有稀樹的平原。在台灣過境期間,會出現在都會邊緣山麓樹林及空中。過境時,會形成為數龐大的鳥群,過去曾吸引許多恆春及八卦山一帶的居民狩獵圖利,造成本種生存的嚴重威脅,一度引起國際保育界的關切。近年來經過民間保育團體及政府立法、執法的努力,本種已受到適當的保護。本種在清晨及黃昏最為活躍,會靜棲於空曠處的枯樹或電線桿上,飛撲地面出現的獵物。主要攝食蛙、蜥蜴及大型昆蟲,也兼食小蛇、蟹及鼠類。繁殖期在5至7月,繁殖於烏蘇里、中國東北、朝鮮半島及日本,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森林中營巢,築巢於常綠喬木上,巢為盤狀,以樹枝架構而成,內襯綠葉、草、松針及樹皮,每窩產卵2至4枚。孵卵期約為28至30天,幼雛經過餵食34至36天後長成離巢。

    鑑別重點
    .雌雄同色。
    .翼展102-115公分,中型猛禽。
    .頭上灰褐色,背褐色,尾羽灰褐色,具暗色橫斑。
    .眉斑為白色,頰為灰色,喉白色有黑色喉央線,胸腹密布紅褐色橫斑。
    .嘴黑色、蠟膜橙黃色,腳黃色,眼黃色。
    .亞成鳥背面褐色,腹面有黑褐色縱斑,脅有橫斑。

    分布區域

    過境全島

    東亞及東南亞
    *紅色表示繁殖區,綠色表示成為留鳥區,藍紫色為度冬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