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科別: 鴉科 Corvidae
- 屬別: 樹鵲屬
- 學名: Dendrocitta formosae
- 鳴聲: 常於停棲時發出大聲的「噶哩—歸、噶哩—歸」、「嘎、嘎、嘎、嘎、嘎」的粗啞叫聲。
- 別名: 樹鵲、咖咖仔(台語)
- 身長(公分): 36
- 食性:
- 棲地:
- 遷徒狀態: 普遍留鳥
- 群聚性: 小群、中群
- 飛行:飛行呈緩慢的坡浪狀,可見到雙翼閃現的白色翼斑,以及隨之擺動的長尾,甚為飄逸。
- 連結網址
台灣鳥類全圖鑑
樹棲型鳥類,主要在樹林的中上層活動,很容易由其特殊且大聲的鳴叫聲察覺。飛行呈緩慢的波浪形,可見到雙翼閃現的白色翼斑,以及隨之擺動的長尾,甚為飄逸。喜歡成群,常見數隻在樹上活動,非繁殖期會形成十餘隻的小群。嘴粗厚有力,略下彎。雜食性,以昆蟲、蜥蜴、花蜜及果實為食;偶爾會降到地面,翹起長尾在地面跳躍前進。繁殖期為4月至6月,築巢在高樹上,雌雄鳥共同築巢,以樹枝為巢材,巢為淺盤狀,每窩產卵2-4枚。雛鳥由雙親共同餵食。雌雄鳥同色。
台灣都市賞鳥圖鑑
台灣普遍的留鳥,主要生活在低海拔的闊葉林及開墾地,秋冬時會四處漂移,從平地的公園到2900公尺的針葉林都可見到其蹤跡。基隆山麓、台北市區公園及行道樹,內湖、南港、松山、士林、北投的山麓、新竹青草湖、台中北屯大坑、台南四草、高雄美術館皆有觀察紀錄。樹鵲屬於樹棲型的鳥類,大都棲息於樹林的中、上層,很容易由其特殊而大聲的鳴叫聲發覺牠的存在。喜歡成群活動,非繁殖期會形成十餘隻的小群,在台灣的繁殖期為4至6月,築巢在高樹上,由雌雄共同築巢,巢材為樹枝,巢為淺盤狀。每窩產卵2 至4 枚,雛鳥由雙親共同餵食。嘴粗厚有力略下彎,雜食性,捕食昆蟲、蜥蜴,也會攝食花蜜及果實、漿果,有時會盜取其他鳥類的卵及幼雛為食;偶爾會降到地面覓食,這時會翹起長尾在地面跳躍前進。
鑑別重點
.雌雄同色。
.尾長達身長的一半。
.臉黑色,頭頂到後頸灰色,背紅褐色。喉及上胸暗褐色,下胸灰色,腹白色。
.尾下覆羽橙黃色,翼黑色有一白斑,尾黑色。
.嘴黑色,腳黑褐色,眼黑色。
鑑別重點
.雌雄同色。
.尾長達身長的一半。
.臉黑色,頭頂到後頸灰色,背紅褐色。喉及上胸暗褐色,下胸灰色,腹白色。
.尾下覆羽橙黃色,翼黑色有一白斑,尾黑色。
.嘴黑色,腳黑褐色,眼黑色。
分布區域
平地至中海拔
東南亞及東亞